乌孙古道突遇山洪!32名徒步者乘直升机脱困,只因做了这个关键行前准备
来源:南方日报 平安产险浙江分公司
“山洪爆发,道路冲毁了,我们需要救援!”7月31日10点52分,一通紧急救助电话接入中国平安,身处新疆阿克苏乌孙古道的徒步团领队发出信息。此时当地突发山洪,300多名徒步穿越者被困营地和消防救援站。
接到消息,应急响应机制在平安立即启动,在当地政府的协调帮助下,截至8月3日,平安在27小时内出动7架次直升机,往返海拔3100米的天堂湖营地,成功将32名被困徒步者转移至安全地带。至此,本次阿克苏乌孙古道山洪灾害中,135名涉险的平安客户全部脱困。
这场在中国商业保险行业具代表性的急速救援,成为观察保险业从“事后赔付”转向“主动风险管理”的生动缩影。在涉及生命安全的紧急事故中,急速救援不亚于跟死神赛跑,而商业保险正是一个重要的推动角色与先行力量。打破传统保险仅提供事后赔付的局限,服务出行者事前科学预防、事中紧急救助的“刚需”,为生命争取最关键的时间窗口。记者并获悉,平安正在打造一个超级服务项目“平安全球急速救援”服务平台,旨在全球范围内打造急速救援服务的商业标杆。
古道突遇山洪,徒步穿越团被困高原营地
“当看到直升机出现在营地上空,我觉得太神奇了!”“90后”女孩小莹难忘脱困时刻。
这是小莹和朋友首次长线徒步探险,7月28日,他们一行30人进入乌孙古道,这条连接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与拜城县黑英山乡的130公里古道,常规穿越需7天,被徒步爱好者誉为“新疆最美探险路线”。
但是,夏季古道穿越的最大威胁来自冰川融水和暴雨叠加造成的山洪。7月30日,拜城县文旅局发布关于乌孙古道暂停对外开放的公告。其中提到,持续高温导致乌孙古道内冰雪融化、山洪增多、河床水位上涨,徒步安全风险剧增。
当山洪暴发时,乌孙古道内正行进着400余人的徒步队伍。经当地救援人员努力,158名徒步穿越者被安全救出,还有300多名徒步穿越者被妥善安置在古道内的营地和消防救援站。
“每天路上都在下雨。涉水过河时哪怕只有20秒,腿都会感到刺骨的冷。”身处其中的小莹切身感到天气变化。7月31日,在翻越3800米的阿克布拉克达坂后,暴雨突袭,团队有些成员甚至感到“身体不舒服”,当晚他们抵达天堂湖营地,次日一早被告知“出不去了”。
平安急速救援,27小时启用7架次直升机
在中国平安客服95511接到第一通求助电话后,针对乌孙古道的全量摸排立即展开。135名涉险客户中,被困古道内尚有109名。他们中年龄最大61岁,已在7月31日晚首批脱困,年龄最小8岁,与父亲共同被困。8月1日,理赔团队和旅行社逐一确认每个人员位置、安全性及脱困计划。
经过排查,位于古道中段的天堂湖营地成为救援重点。此处共有32名平安客户,由于连日山洪暴雨,前后路段均不通畅,无法徒步脱困。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产险决定协调救援直升机,2小时后,直升机响应到位。
8月1日晚上,营救计划通过卫星电话传到营地。“当听到领队说‘保险公司要派直升机来救我们了’,团队成员一片欢呼!”小莹难忘,8月2日早上9时许,直升机首次飞抵营地,所有人就跑上去拍照围观。上午10点,第一批5人顺利抵达黑英山游客服务中心,11时06分第二批徒步者脱困。
“救援的最大挑战在于天气变化和环境因素”。平安产险浙江分公司理赔管理部总经理叶承华告诉记者,新疆山区雨季云层较低较厚,营地又位于3100米高原,为加快救援,平安团队跟当地政府火速协调,实现燃料就近补给。8月2日13时40分、16点,第三批、第四批客户成功脱困。随后,救援受天气影响不得不暂停。
“领队护送我们上飞机,再把我们的包托上去。我们在飞机上带上耳麦,机长在遇到气流颠簸、飞机抬升、下降时会及时告知,整个过程很顺利。”小莹坦言。“多亏了平安,不然我们也不知道还要在营地滞留多久。”
8月3日上午天气良好,平安产险快速安排3架次救援将剩余12名客户转移至安全地带。至此,平安135名客户均已通过政府、平安的救援离开险区。同时,平安保持7*24小时理赔绿色通道畅通,提供简化手续、材料后补、医疗费用垫付、无保单受理等便捷服务,全力保障客户平安。
打造全球急速救援服务体系背后 保险从“被动赔付”走向“主动守护”
乌孙古道大营救,再次引发公众对户外徒步旅行安全风险的关注。《2024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》显示,去年中国约有4亿人次参与户外运动。与此同时,户外探险风险严峻,2024年共发生相关事故335起,涉及1126人,造成92人受伤、84人死亡、11人失踪。
在众多户外探险项目中,徒步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,但同时也是事故数量最多的项目。2024年徒步事故244起,涉及822人,占总事故涉及人数的73%。
如遇到危及游客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,急速救援不亚于跟死神赛跑,而保险正是其中重要先行力量。平安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组建“海外急难救援”服务团队,2001年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国内急难救援服务,全面打造“平安全球急速救援”服务平台。到目前,平安这项服务已经离普通用户越来越近了。
平安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+记者,作为平安集团整合升级中的一项超级服务项目,“平安全球急速救援”服务将向其旗下符合条件的保险客户全面开放,服务范围覆盖全球。特殊情况下,非平安客户也可以拨打95511寻求相关支援和帮助。
在使用“平安全球急速救援服务”后,一旦发生意外,客户遇险信息可直通专业救援团队,最快15分钟内即可启动“海陆空”联动救援方案,依托专业野外搜救队伍及直升机资源,构建黄金72小时海陆空立体式救援网络。而在中国境外,平安还提供安全救援与紧急医疗服务,覆盖战争恐袭等特殊场景。
除了将急速救援作为保险产品的增值服务,平安还创新推出“平安行”“平安24”两款综合保障保险产品,配备急速救援服务,覆盖境内外出行保障场景。在境内,“平安行”以“防、救、赔、用”四大功能为核心构建全周期保障体系:“防”,聚焦事前防控,减少风险,如航班延误、航空托运行李延误等保险服务;“救”,提供急速救援,最快15分钟内启动“海陆空” 联动救援方案,依托专业野外搜救队及直升机资源,构建黄金72小时海陆空立体式救援网络,大幅降低因延误导致的伤亡风险;“用”,提供门诊绿通、送药上门、异地就医陪诊和医疗费用垫付等服务。此外,“平安行”针对潜水、滑雪、登山等场景,精准覆盖高原反应、冻伤、食物中毒、骨折等高发风险,以及泥石流、坠崖等极端风险。
在境外,“平安24”则专门在全球范围内保障出境人员的意外、疾病、医疗、财产,为用户提供全球急速救援保障,具体包括协助安排就医、住院垫付,必要时提供医疗转运或送返,协助安排亲属探访,参与谈判援助、安全撤离等,全球专线承诺20秒内响应,30分钟内完成全球紧急医疗安排;突发重大事件,24小时内专家顾问赶赴现场等。目前“平安24”已为超5000家“走出去”中国企业的10万多位员工提供服务保障,并处理多起境外安全及医疗救援服务:今年五一期间,美国爱达荷州黄石国家公园附近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,平安为2名客户紧急安排两位救援医疗服务专家飞往美国提供服务;2025年3月,缅甸中部发生7.9级地震,“平安24”也为奔赴缅泰震区的新闻特派记者提供全方位的境外保险保障,成为行业尖刀服务名片。
保险服务的终极坐标,始终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平安守护。从15分钟“海陆空” 联动救援,到跨国紧急医疗安排,从乌苏古道上空的直升机往返,到美国医疗专家一路驰援,每一次与时间的抢跑,每一个服务细节的落实,都是保险业创新服务的生动时代缩影。传统保险“事后赔付”的被动模式,正被“防、救、赔、用”一体的主动保障体系颠覆,消费者购买的不再是一张保单,而是关键时刻的生命绿色通道。急速救援,不仅是中国保险服务升级的微观注脚,也势必将成为全球范围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缩影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资讯头条 » 乌孙古道突遇山洪!32名徒步者乘直升机脱困,只因做了这个关键行前准备